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师大 > 正文

媒体师大

【湖南日报】方圆 方小年: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灵魂、国魂和民族魂的重要论述

2024-10-30 19:4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方圆 方小年   点击:

核心提示

政党有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政党有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灵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应科学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灵魂、国魂和民族魂的重要论述,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信仰”“信念”是党的政治灵魂

“信仰”“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奠定了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应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信念”,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述,揭示出党的理论与人民的关系,彰显着党的理论人民性的特点。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从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心声的新鲜经验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人民至上贯穿于党的科学理论体系之中。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是植根于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充分彰显了人民性的本质属性。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夜,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民族复兴只是纸上谈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谱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特征,坚定了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成为我们党的党的政治灵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国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在改革中形成和发展的,是引领时代潮流的精神之魂、“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居首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确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是我们党对创新认识的新突破、新定位。

改革创新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强国之魂是改革和创新双轨运行。改革没有完成时,创新也永远不会停滞。改革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需要不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动力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只有坚持不断改革创新,我们才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魂

经过五千多年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之魂。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国飞得高、跑得快的精神动力,是汇集和激发新时代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力量之魂。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发展史呈现出一幅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历史画卷,主要体现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民族风范;“乐以天下,情忧天下”的民族情怀。涌现一批“一生报国有万死”的民族英雄,为国家振兴、民族腾飞贡献毕生的民族栋梁。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坚强团结的精神之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正是以爱国主义为精神纽带,在脱贫攻坚中“上下同心”,“凝聚人心,汇聚民力”,在防汛救灾中“举国同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才能迅速而自觉地转化为坚定的爱国行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

“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爱国光荣,不爱国可耻。爱国不分民族、年龄和性别,爱国主义应该成为国人的共识和追求。对国家爱得越深、越真诚,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就越牢固,人民的力量就越强大。

“信仰”“信念”是党的政治灵魂、是“旗帜”;创新发展是国魂、是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魂、是希望。这些关于“魂”的论述有机地统一于党的创新理论之中,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葡萄8883官网AMG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2024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魂”的论述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24D24)阶段性成果】

原文链接:https://epaper.voc.com.cn/hnrb/html/2024-10/30/content_1709337.htm?div=-1

分享到:

上一条:【潇湘晨报】“很会的我们”!2024湖南高校大学生才艺LIVE季闪耀开启

下一条:【红网】周农在新葡萄8883官网AMG、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调研时强调:动员广大教职工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挑大梁攀高峰

关闭